1. 首页
  2. 家电维修

某电厂这波“骚操作”,能把员工折腾死!! 24小时上门 修不好不收钱

某电厂这波“骚操作”,能把员工折腾死!! 24小时上门 修不好不收钱

某电厂里搞“寻宝”,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!

某电厂这波“骚操作”,能把员工折腾死!! 24小时上门  修不好不收钱

第一波骚操作,寻宝

啥叫寻宝?

领导们把巡检牌藏起来,在规定时间内找到巡查牌有奖,超时就罚!美其名曰提高员工巡检质量!

某电厂这波“骚操作”,能把员工折腾死!! 24小时上门  修不好不收钱

某电厂这波“骚操作”,能把员工折腾死!! 24小时上门  修不好不收钱

这样的结果是:听到有一个装置,在现场发现督导检查牌子,那么就互相通气,操作人员全部通知下去现场寻宝,必定也有几家找不到,挨罚。

巡检按照既定的巡检路线巡检就行了,还东躲西藏的找巡检牌!上班精力远离生产,玩“寻宝”游戏,对安全生产不利,无谓消耗员工的精力与体力。真有闲心啊,折腾员工真是不遗余力啊!

还有更甚的,值班干部陪同岗位员工巡检,以提高岗位巡检质量,个人认为这是一级不相信一级的体现。

某电厂这波“骚操作”,能把员工折腾死!! 24小时上门  修不好不收钱

你以为这就变态了

还有更变态的!

检查人员,在巡检点,拿着相机,蹲守在现场,看你来不来巡检,如果超过20分钟,不到,就考核。

某电厂这波“骚操作”,能把员工折腾死!! 24小时上门  修不好不收钱

你以为你这就很变态了

还有更更变态的!!

检查人员在联轴器上放颗小石子,看你有没有盘车……巡检牌上夹根头发丝,看你有没有定时巡检……

不光生产部门搞这样的形式主义。

行政部也参与搞这些类似活动。拿白手套摸墙面都是小儿科。

在厕所门后、楼梯道等地贴上打扫卫生签到表,规定2小时签到一次,而并不关心打扫的效果。

某电厂这波“骚操作”,能把员工折腾死!! 24小时上门  修不好不收钱

当然这也是有来由的,毕竟人都有惰性。

自从安装电子巡检仪,有些责任心不强的人只打卡,不认真巡检。巡检真的变成走过场了!装置隐患得不到及时发现。

某电厂这波“骚操作”,能把员工折腾死!! 24小时上门  修不好不收钱

巡回是重视巡回的内容,而不是巡回这件事的这个点,应强调员工发现隐患的能力。每小时巡检一次,整点前后15分钟才能巡检,每个巡检点不能少于1分钟,总用时不能少于30分钟。全天所有时间,不是自巡检,就是在巡检的路上。干脆在现场安个床,睡在现场得了。

想得美!不好意思,现场不让睡觉!而且你这巡检过程,还不能耽误其他啊工作,擦泵啊,取样啊,监护啊,开阀门啊,一个不能少。

要减负就要从这开始,

上班别玩这虚头巴脑的游戏!

没有正经事做的领导才能想得出这么干。

领导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上。被动工作,只会敷衍了事!

那么,如何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呢?

1、钱要到位。员工到你这儿来工作,其实都是为了养家糊口,多发钱啊。让员工感觉到不好好干活,对不起工资。

2、科学化的管理制度。别搞那些虚头巴脑的考核。多一些正向引导,比如发现隐患奖励,大家肯定去认真巡检发现问题。

3、人性化管理。每天工作12小时,大家都很累,别没事就喊过来加班了。

4、对员工人文关怀。企业应该是一个温馨的大家庭,不是冰冷的空间,员工到这儿来虽说是为了养家糊口,也需要有情感的寄托。福利房啊、相亲大会 ,子女入学啊,节日慰问啊,团建啊,让员工感觉到企业的温暖。

5、建立奖励机制,对一些表现突出有想法。很实干的员工应该给予充分的奖励,并且实施到位。

总之,火电厂里搞寻宝那一套,还是赶紧收起来吧!这就是典型的形式主义!

第二波骚操作“考试”就是“神器”

据了解,《安规》考试已经成为电力企业保障和提升员工安全意识的“神器”,入职考、普考、抽考、调考,竞考等各种形试的《安规》考试。为了把考试组织好,保证公平,专门编个题库让员工去复习。为了取得好成绩,专门抽调员工封闭复习,活生生的把学安规、用安规变成了背安规;为了保证员工和单位的重视,对考试成绩进行各种分析,各种排名,最后总结表彰,对成绩突出的个人和团体进行奖励。这个工作,从PDCA的角度看确实是完美极了,可是这确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了吗?能提高多少呢?据说有些安规满分的人到现场连设备都认不全。

就考试这种形式本身而言,如果它能很好的为内容服务,那么并不是形式主义,但如果不能很好的为服务内容的话,就变成形式主义了。以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为例,在其形成之初是非常好的形式,确实改善了用人制度,而到明清时期把“八股文”做为科举考试的重点的时候,形式就大于内容了,这就成了形式主义。而目前的《安规》考试就恰恰有那么一些“八股文”的味道,死板的题型,文字游戏为主的考题,甚至变态到一个标点符号,以至于员工们对《安规》考试非常抵触,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。

形式主义不是天生的,而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演化出来的,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、阶级利益的冲突、文化的变迁、人性的弱点都有着复杂关系。那么电力系统的“形式主义”是怎么产生的呢?这里只能去探讨一下。

首先,电力系统自身的特点,具备了形式主义发生的条件。不同于其它行业,电力系统最先进的技术、最先进的设备往往是最先应用在一线生产领域,也就是说基层是最先接触新技术、运维新设备的。所以从某种程度上电力系统的规程和标准具有天然的滞后性,那么“老办法不管用”就是一种常态。而近些年来,特高压、大机组、配网自动化、大数据应用等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,但是与先进技术相匹配的规程、标准以及管理模式并没有发生的变化,也就是说“新办法不会用”的现状也是很明显的。因此,电力企业在注重顶层设计的同时,对基层一定要特别重视,要建立真正有效的机制和渠道让基层的能够发声和参与决策,最新的“战斗”都发生在基层,最有用的“战斗经验”也在基层,那么最有实效的“办法”也往往在基层。如果一直采用这种自上而下按部就班的模式,那么脱离实际的情况可能会越来越严重,形式主义的土壤也会越来越肥沃。

其次,知识经济快速发展让本领不足的人越来越多,为形式主义的滋生提供了人的要素。习近平同志在《依靠学习走向未来》里讲到:“到了知识经济时代,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,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。如果我们不努力提高各方面的知识素养,不自觉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知识,不主动加快知识更新、优化知识结构、拓宽眼界和视野,那就难以增强本领,也就没有办法赢得主动、赢得优势、赢得未来。”电力企业基本都是国有企业,一方面,好的保障让一大批人可以心无旁骛的努力工作,这些人极大的推动了我国电力系统的飞速发展,但另一方面也造就了一批缺乏事业心混日子的人,这种人不是只在基层有,各个层面都有。正是各个层面这些混日子的人,滋生了形式主义之风,也伤害了干事创业人的积极性。

再次,急功近利的思想是形式主义蔓延的温床。大家都知道基础的重要性,尤其是安全生产领域,如果基础不牢,必定地动山摇。但基础工作通常不会立竿见影、马上见效,一些人觉得干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”的工作不划算,一些人觉得“做铺路石”太傻,就千方百计去追求所谓的“业绩”。于是乎,安全生产中的“形象工程”、“面子工程”也就屡见不鲜了,“精益化”便会发展成“痕迹化”,“标准化”便会发展成“一刀切”,纸面上总结成绩光鲜亮丽,实际具体工作千疮百孔。

最后,对安全生产的检查考核方式客观上催生了形式主义。目前对于安全生产的检查考核不少,但总的来说还是以查形式的居多,如查台账、查记录、查方案等,再细一点就是查标准、查流程、查签字等,真正深入检查内容和评价效果的少。在这种导向下,基层往往在这些形式的东西上要花费很大的精力,而在内容上投入的精力了就减少了。而且一些形式上标准化的要求,无形中束缚了基层的思想,让基层失去了创造力。安全生产的考核,应该以“定性”和“定量”为主,不应该过分追求“定形”,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释放基层的活力。

安全是电力企业的重中之重,一定要警惕形式主义对安全生产造成的负面影响!

你们说

这是不是形式主义?

某电厂这波“骚操作”,能把员工折腾死!! 24小时上门  修不好不收钱

某电厂这波“骚操作”,能把员工折腾死!! 24小时上门  修不好不收钱
某电厂这波“骚操作”,能把员工折腾死!! 24小时上门  修不好不收钱
某电厂这波“骚操作”,能把员工折腾死!! 24小时上门  修不好不收钱
某电厂这波“骚操作”,能把员工折腾死!! 24小时上门  修不好不收钱
某电厂这波“骚操作”,能把员工折腾死!! 24小时上门  修不好不收钱

PS:其实吧,要想让“寻宝”游戏参与性变强,员工不反感,有些电厂过年时是这样干的:关注火电厂技术,一起学知识!

原创文章,作者:帮帮维修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://wang.bjbbyjy.cn/34800.html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联系我们

400-963-8081

客服电话:4009638081

邮件:1401967679@qq.com

工作时间:7*24,节假日休息